2017年9月16日晚,2017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辦,我院杰出校友求是講座教授陳十一院士榮獲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求是基金會主席查懋聲和“衛星之父”孫家棟為陳十一院士頒獎。
“求是杰出科學家獎”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創設,“求是科技基金會”由查濟民先生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創立。該基金會獎項每年評選頒發一次,致力于獎勵科技領域有成就的中國科技人才,努力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已累計獎勵了包括“兩彈元勛“和“神舟五號”功臣在內的數百位杰出科學家和青年科技英才。基金會由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擔任顧問并全權負責獎項的遴選和審定。積極參與并支持基金會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包括楊振寧、周光召、簡悅威、何大一、姚期智、孫家棟、施一公、韓啟德、路甬祥等。
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國家杰出青年基金(B)獲得者,美國物理學會fellow、英國物理學會fellow。陳十一院士,1982年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力學系,2017年受聘為浙江大學求是講座教授,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陳十一院士是流體力學家,在湍流理論與數值模擬,計算流體力學等領域均做出杰出貢獻。90年代初,他打破了直接數值模擬中雷諾數的世界記錄,相關研究成果被國際湍流界廣泛引用。他和合作者首次精確計算出了湍流里的標度指數和對流擴散過程的標度指數,提出了湍流的映射封閉理論,該理論成為燃燒和湍流擴散的重要理論與數值模擬的基礎。他還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渦形成的機理,解釋了能量的反積蓄(逆級串)現象。近年來,他還和合作者提出了湍流的約束大渦模擬方法,實現了壁湍流的精準模擬。此外,陳十一院士還是國際格子Boltzmann數值方法的創始人之一,該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問題的計算中。他還和合作者提出了多尺度混合算法,實現了帶有奇異性的流動現象的精確計算,該方法也已被廣泛應用于微納米流動、燃料電池等領域。
陳十一教授在頒獎現場回顧了自己30余年來研究湍流的心得和體會,他認為本次求是獎是對廣大工程科學基礎研究者的一種肯定,希望它能激勵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湍流等工程科學基礎問題的研究中去。陳十一院士與我院相關老師合作多年,已建立了良好的溝通交流與科研合作渠道。陳十一院士長期以來在教學科研領域做出的杰出成就,將激勵我院師生在力學等領域勇于探索,攜手共創航空航天學院力學等學科新發展,為提高浙江大學在力學等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