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參加120周年校慶是每位浙大人的榮幸,也是所有浙大人的驕傲和情節。當校慶的號角吹響,當鋪天蓋地的新聞來到浙大人的面前時,母校在召喚我們回去看看。
80歲高齡的班主任陳英賢教授,在班級微信群中一句“我在浙里等你們,一個不能少”,同學們紛紛響應,美國的同學找到了,臺灣的同學進群了,失散26年的同學露臉了。36位同學一起舉起了雙手,為偉大的母校歡呼。
不需要參加校慶的儀式活動,也并不打算參加系里的科技座談,對于我們一群離開母校26年的老同學來說,只是想借著校慶的名義,打著校慶的旗號,見一見白發蒼蒼卻依然精神矍鑠的恩師們,看一看微微發福卻依然心態年輕的同窗好友,望一望百年屹立依然生機勃勃的母校校舍。
還有一周,還有一天,我們就要見面了。緊張的籌備,慢慢的期待,好消息接踵而至,參加的同學又多了一位,出席聚會的老師又多了一位……
5月21日,雀躍的同學們來了,年邁的老師們來了。我們齊聚浙大玉泉校區正門,胸前戴上了“求是鷹”校慶徽章,在“熱烈慶祝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的橫幅下合影。綠色的草木輝映著節日的紅色條幅,今天的學校格外鮮艷和美麗。老師和同學們沉浸在相見的欣喜,等不及跟隨熙熙攘攘的校友人群去主席像前的大草坪上感受校慶喜悅的空氣,等不及去食堂排長長的隊伍領取校慶喜餅,更等不及去教九看看密密麻麻的板書喜報……
我們舉杯同祝親愛的母?!吧湛鞓?!”。團支書顧朝暉代表全體同學送上了對母校對學院對恩師的感激與祝福,陳英賢老師代表全體教師提出了殷切希望――“誠信對人,立身之本:勤政廉潔,治國之本;家庭和睦,幸福之本;身體健康,成功之本?!蓖跤裰ダ蠋煷硇O殿I導更是將學校的優良傳統、建設國家的重任傳承到了我們這一代校友。
人逢喜事精神爽,十多位老師都已過古稀之年,今天個個精神飽滿,笑容可掬,老師們喊著同學的名字,說起當年之事如數家珍。韓惠霖老師聽不見同學親切的話語,但頻頻點頭并豎起大拇指。生活老師朱庭棟依舊指點同學們養生之道。陳懷永老師今日還記得當年指導畢業論文題目是“風幕”。董志明老師當年審核預備黨員的嚴厲一幕被同學們津津樂道。王燦星老師不忘鼓動我們讓孩子來母校浙大求學。陳英賢老師再三叮囑,一定帶著家人孩子來杭州,住家里,住家里……千言萬語,總有一別,和親愛的老師們一一告別,望著老師們蹣跚遠去的背影,同學們的雙眼濕潤了。
下午,我們又來到了三分部,現在的之江校區,這里也留下過我們學習生活的身影。走近鐘樓和主樓,朗朗的讀書聲仿佛在身邊響起,民國建筑的宿舍樓還是二十多年前的永恒的灰色和紅色,全石結構的小禮堂正在召開光華法學院的校友師生學術研討會,而我們想起的是當年盛行的周末舞會里最后一支舞曲。
帶著祝福,帶著友誼,帶著歡樂,更帶著再見的期待踏上歸程,和母校揮揮手,彼此道一聲珍重。祝偉大的母校再創輝煌,祝我們的航空航天學院桃李滿天下,祝老師們健康長壽,祝同學們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