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悉,2014年10月中旬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23屆國際網格生成圓桌會議(The 23rd International Meshing Roundtable, 以下簡稱IMR)上,由航空航天系鄭耀教授、陳建軍副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肖周芳、鄭建靖和趙大偉及碩士研究生曾麗娟共同完成的海報“Parallel Unstructured Mesh Generation for the London Tower Bridge Model”獲“最佳學生海報獎(The Best Student Poster Award)”,并且,與該海報對應的網格生成方案在網格生成競賽單元中勝出,被評為最佳方案(Meshing Contest Winner)。
網格生成是數值模擬的主要性能瓶頸和最重要的支撐技術之一,歷經數十年發展,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IMR是網格生成領域影響最大的國際學術會議,由美國三大國家實驗室之一Sandia國家實驗室組織,始于1992年,每年一屆。IMR設有若干競賽單元。在海報單元,會議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依據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方案的創新性、方案對整個領域的影響以及海報的質量等4項標準,結合參會人員評分,在所有學生參賽作品中確定最佳學生海報獎(僅1位)。在網格生成競賽單元,會前主辦方公布標準幾何模型,所有來自學術界(利用自研程序)和商業軟件公司(利用商業程序)的參賽者以該模型為輸入生成網格,向指導委員會提交結果數據和網格生成方案,指導委員會依據方案的原創性、網格生成的復雜性、網格質量以及方案的實用性等4項標準確定最佳方案獲得者(僅1位)。包括我校提交的方案在內,今年共有美國Pointwise公司、法國INRIA實驗室、美國CD-adapco公司以及英國宇航系統公司(BAE Systems)公司等5家單位參與此單元競賽。
今年的標準幾何模型為倫敦塔橋模型。我校獲獎海報及獲獎方案展示了以該模型為輸入,如何利用并行方法,無需任何人工干預,在32個核上快速完成4000余萬計算網格單元的生成過程,涉及的原創性算法包含單元尺寸場自動生成、并行曲面和實體網格生成以及并行體網格優化等。在校研究生院資助下,博士研究生肖周芳代表課題組參會,宣讀學術論文,并參與競賽環節。
按計劃,下一屆IMR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