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學陳關榮教授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Network synchronization analysis: A graph-theory approach”的專題報告。
報告中陳關榮教授首先介紹了復雜網絡的同步性及網絡結構參數,并且給出簡單的例子說明在相同的結構參數下網絡的同步性可能不同。他給出例子表明當網絡的邊增加時,它的同步性既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特別是當網絡的補圖是不連通時,增加邊將會減弱其同步性。專題報告中還提到影響網絡同步的兩個因素:Laplace矩陣的特征值和同步域。同時介紹了無界的同步域以及有界的同步域等幾種情形。最后,為了控制網絡的同步域到達無界的情形,陳教授在報告中給出了設計秩為1的內部耦合矩陣的一些準則,而通過設計這種內部耦合矩陣可以增強網絡的同步性。陳教授精彩的報告給與會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報告結束后,陳關榮教授與在座師生進行了交流。
陳關榮教授于1981年在國內獲中山大學計算科學碩士學位,1987年春獲美國Texas A&M 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之后在休斯頓大學任教,2000年到香港城市大學工作至今。陳關榮教授長期從事非線性科學研究,1996年起成為IEEE Fellow,任IEEE電路與系統雜志主編、以及IEEE自動控制學會會刊等多個國際雜志的編輯或編委,擔任過許多國際會議主席和組織者, 曾任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非線性電路與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目前發表國際雜志論文450多篇、會議論文250多篇、出版專著和高等教材17部,是國內北大、清華、浙江大學等十多所大學的榮譽或客座教授,并曾多次應邀到過30多個國家講學。